来源:市场资讯配资网炒股股票
(来源:董秘俱乐部)
前言
#拟上市公司 是处于资本市场中,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,而财务预算编制和管理是保障公司稳健运营、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。
作为拟上市公司的#财务总监,肩负着统筹规划、合理配置资源、有效控制风险的重大责任。
一、预算编制前的准备
1.深入了解公司战略
财务总监需要与公司高层及各部门负责人密切沟通,深刻领会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目标。明确公司在拟上市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。
2.收集全面基础数据
收集公司以往的财务数据、业务数据以及行业数据。
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,找出公司经营的规律和趋势,如销售季节性波动、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等。
3.评估内外部环境
对公司内部的资源状况、管理水平、人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,明确公司的优势和劣势。
同时,关注外部宏观经济环境、政策法规变化、市场竞争态势等因素,分析这些因素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的影响,提前在预算中考虑应对措施。
懂财务、才能懂资本市场,从这里开始!▲
二、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
财务总监需依据公司战略与经营目标,制定含原则、方法、流程等的预算方案,牵头组建跨部门团队,明确从战略目标分解到汇总审核的流程,指导各部门编预算 —— 销售部门测收入与费用,生产部门估成本与采购,研发部门规划投入。
接着收集内外部数据,内部从业务系统取历史数据做参考,外部结合行业动态、市场趋势等调整预算。
销售预算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法预测,再按多维度细化;
成本预算分生产与非生产,生产端算原材料、人工等成本,非生产端编销售与管理费用;
资本预算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并算研发投入;现金预算则预测销售回款、投资收益等流入,及采购、薪酬等流出,确保公司运营现金流充足,全程把控预算合理性与协调性。
三、预算管理和控制
1.预算审批和下达
审批流程:将编制好的预算草案提交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进行审批。
在审批过程中,要详细解释预算的编制依据、主要假设和预期目标。例如,对于重大的资本预算项目,要提供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。
预算下达:一旦预算获得批准,要将预算指标分解并下达给各部门。
明确各部门的预算责任,将收入、成本、费用等预算指标与部门绩效挂钩,确保每个部门都清楚自己的预算目标和任务。
2.预算执行监控
建立监控系统:利用财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,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。设置预算预警指标,当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偏差达到一定程度(如超过 10%)时,系统自动发出预警。
例如,对于费用预算,当某项费用支出接近预算上限时,及时提醒部门负责人和财务人员。
3.预算调整机制
调整原则和条件:制定明确的预算调整原则和条件。一般只有在公司战略调整、市场重大变化(如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、突发竞争对手推出替代产品)、不可抗力因素(如自然灾害影响生产)等情况下才允许调整预算。
四、结语
一个公司的预算做得好不好,直接体现了这个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总监个人的能力。
怎么做出靠谱的预算、如何让预算方案执行落地、如何进行预算考评调整才是最关键的因素。
这包括收集和分析数据、定义目标和指标、制定预算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监测和调整。通过合理的预算和财务计划,财务总监能够为公司的管理决策和业务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。
东方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